兽设(英语:fursona,日语:ファーソナ fāsona ?フェルソナ ferusona)是指个人持有(通常为独占)的兽迷角色。兽设持有者可以使用兽设参与到线上角色扮演和线下兽聚兽展等活动中。兽设的英文“fursona”是fur(毛皮)和persona(“人格面具”的人格)的混成词。[1]

欧美地区的当代兽迷群体认为兽设是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2]:28多数兽迷通过各自的兽设而相互了解,有些人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2]:71在北美地区,创造兽设已经成为兽迷群体中非常普遍的行为。[3]:51根据IARP于2013年在北美对兽迷进行的调查,超过95%的受访者目前持有至少一个兽设,超过70%的受访者持有一个兽设。[3]:70在同一份调查结果中,约25%的受访者目前持有多个兽设,且经常在这些兽设之间切换。此时不同的兽设通常是为了表达兽设持有者不同的“侧面”。[4]:25'15"兽设持有者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更兽设,[2]:74但这通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部分原因是兽设持有者在兽设中“融入了自己的影响”。[4]:25'24"

日语片假名“ファーソナ”或者“フェルソナ”专指北美地区的兽设定义,即强调兽设的自我表达属性。[5]从这一角度出发,“兽设”的日语也可以表述为“ケモノ (kemono)版的代理角色”(代理 (だいり)キャラのケモノ (はん))。[5]不过,日本ケモナー (kemonā)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兽迷并不持有兽设,且兽设的身份认同属性被弱化。根据IARP于2020年提供的问卷调查结果,在日本仅有2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持有“代表自己”的兽设,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持有“并不代表自己”的兽迷角色,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持有“代表自己”的吉祥物(非兽迷角色)。[4]:26'00"

在国内,兽设的身份认同属性因人而异,既有寻求身份认同的“自设”持有者,也有一定比例的非自设兽设(如“崽子”)持有者[6]:0'15"

兽设可以通过个人原创或者领养(英语:adoption)得到。“领养”一般是有偿的,即需要获得兽设的一方向角色创作者付费。兽设持有者可以亲自或者通过委托的方式为自己的兽设撰写故事、创作绘画,或者制作兽装[2]:16由于兽设通常是独占持有的,因此未经同意的使用甚至抄袭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6]:0'40"

构成要素

目前在兽设的构成要素方面尚无明确共识。北美地区有研究认为兽设可以仅以下要素构成[2]:71

  • 在网络平台使用的头像
  • 参与角色扮演的角色
  • 在网络平台使用的化名或昵称
  • 借助兽设而进行的自我表达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作为兽设的兽迷角色通常有以下要素

  • 解剖构造
  • 装饰配件:包括着装、附属物品等。
  • 行为表现
  • 背景设定

创造兽设

根据目的的不同,兽设持有者可能会在兽设的创造过程中投入或多或少的精力。有些持有者强调兽设与自我的统一性;有些持有者仅仅会考虑创造一个在线角色,并享受创造的过程。[2]:73

欧美地区的兽设持有者在选择兽设时,可能会考虑到的因素包括[7]

  • 持有者在兽设身份中可以找到自己所具有的、或是希望自己所具有的特征。[2]:74(“我认为我是……”或“我希望我是……”)[7]
    • 其中“特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持有者自己以及周边群体对这个身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包括了这个身份在互联网上呈现给陌生人的印象,诸如通过头像、个人简介,或者基于兽设的绘画作品乃至角色扮演时所表达出来的特征。[2]:74
  • 持有者自身或者社会文化认为的、兽设对应原型所代表的某些符号。[2]:74例如根据某些有象征性的物种为原型来考虑兽设。(“我是一个悠闲自在的划水人,所以乌龟是个不错的选择”)[7]
  • 持有者可能会通过兽设的着装来表现个体的唯一性。兽设的着装有时也可以反映兽设与持有者所处于的社会背景的相近性或差异性。[2]:75
  • 持有者有时会在兽设的颜色上多加考虑。很多兽设的颜色和其自然界原型(如果有)的颜色是完全不同的。[2]:75
  • 持有者可能会根据角色扮演游戏的世界观和规则来创造或着完善自己的兽设。[2]:75
  • 有时持有者可能仅出于临时起意而构造一个兽设。[7]

总而言之,兽设的创造过程是对想象力的考验,其反映了创造者所身处的主流文化背景。[2]:77

多数兽迷会基于猫科犬科动物来创造自己的兽设,[2]:72不过兽设的原型并不一定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例如或者宝可梦角色都可以作为兽设的原型。[2]:72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这篇文章基于CC BY-SA 3.0许可使用了WikiFur(英语)Fursona一文中的部分内容。
这篇文章基于CC BY-SA 3.0许可使用了WikiFur兽设一文中的部分内容。
  1. Walker, Ben. The Spaciality of Community in the Digital Age: A Furry Case Study. Academia.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Jakob W., Maase. Keeping the Magic: Fursona Identi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Furry Fandom. Masters Theses & Specialist Project. Paper 1512. 2015-08-03 [2021-08-29]. 
  3. 3.0 3.1 Plante, Courtney N, Stephen Reysen, Sharon E Roberts和Kathleen C Gerbasi. FurScience! A Summary of Five Years of Research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thropomorphic Research Project. FurScience. 2016-06: 174. ISBN 978-0-9976288-0-7 (English). 
  4. 4.0 4.1 4.2 Culturally F'd. The Social Science of Furries: Furscience Panel #KeepCalmCon #FurnalIsolation. YouTube. 2020-03-22 [2021-10-23].  镜像:CrazySimone. 【生肉】【FurScience】兽迷社会科学- Furscience 讲座. 哔哩哔哩. 2020-03-24 [2021-10-23]. 
  5. 5.0 5.1 ファーソナ (ふぁーそな). ピクシブ百科事典. [202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6. 6.0 6.1 辰幽銘. [FURRY入圈手册]如何拥有一个兽设/约稿方式/约稿流程 Vol.1. 哔哩哔哩. 2019-12-16 [2021-10-25]. [0'15"]兽圈中百分之九十的兽友拥有自己的设定 我们称这些设定叫做“崽子” 拥有自己的设定是为了更好的和圈内人打交道 [0'40"]通过获取他人设定的展示图、头像等素材 再拿出来卖 这种事情 在圈子里叫做“盗设” [0'46"]在没有得到崽子主人同意的情况下 将其设定卖给其他人 从而赚得黑心钱 
  7. 7.0 7.1 7.2 7.3 LizardKing. The community is not so furry anymore. Fur Affinity Forums. 2012-03-10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