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日语:人外じんがい jingai ?)即“非人类”,狭义上指不是人但接近于人,且在某种程度上能与人交流的一类角色或物种;广义上指所有非人类的角色、物种、事物等。[1]在创意作品的上下文中,人外通常作为“非人类外来物种”的通用表示。[2]例如,兽人亚人、妖魔、怪兽(日语:モンスター monsutā)、クリーチャー、精灵、有知性的无机物(日语:精神 (せいしん)宿 (やど)した無機物 (むきぶつ))、不明外星生命体等均有可能被归类于“人外”范畴。[2]除此之外,日语中的人外还可以指[3]

  • 无人居住的世界或土地(读作:じんがい jingai);
  • 偏离普通人的观点或行为(读作:にんがい ningai);
  • 不被当作人对待的人、受到非人待遇的人(读作:にんがい ningai)。

但有资料认为,以上释义在现代日语中几乎已不再使用。[2]

定义

狭义上,人外指不是人但接近于人,且在某种程度上能与人交流的一类角色或物种,例如亚人和机器人[注 1](日语:ロボット robotto)。[1]精灵、兽人和怪兽也可认为是人外——它们同时也属于亚人。与亚人类似,人外既包括了“外观上不是人类”的角色,也包括了“外观上是人类,但具有非人类设定(如能力)”的角色。但与“亚人”定义不同的是,“人外”并不要求五官四肢的布局与人类相似。

当一个亚人的设定离人类越来越远时,就会变成怪兽或クリーチャー[1]如果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就会被贴上异形而非亚人的标签。从这一点上来讲,可以将“人外”理解为“看起来像人但不属于其他任何亚人类型的人”。

广义上,“人外”指完全非人类的事物,如动物、植物、微生物、机器等。不过在Pixiv的插画作品中,目前几乎没有人会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一词汇。[1]例如,汽车的图片并不会被描述为“人外”,但如果汽车和人之间发生了交流和沟通,那么就可以看作是人和“人外”之间的互动。

人们是可以区分“鉴赏一个事物”(如车辆、铁路、兵器等)和通过拟人化而“爱一个事物”的情况。与之类似,喜欢四足动物角色和喜欢ケモノ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将那些和人类非常相似的四足动物角色(即纯兽形态)描述为“拟人化”,而其余的部分则为“人外”。不过,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所有的四足动物和ケモノ都属于人外范畴。

由于“非人类”并不存在一个封闭的定义(如必须有人类的外观或者必须能与人类互动),因此在实践中,“人外”可能会指以上狭义和广义的定义之间的任一位置。[1]

脚注

  1. 此处指作为实体存在的、形似人类或动物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持续自主运作、具备一定智能(如人工智能)的机器。此处不包括作为软件的机器人(如爬虫、聊天机器人、自动发帖程序等);这类通常称为bot。此处也不包括完全由人类意志驾驶、完全不具备智能的机器人。[4]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人外 (じんがい). ピクシブ百科事典. 2020-11-08 [202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日本語). 
  2. 2.0 2.1 2.2 Unknown. 人外【じんがい・にんがい】. 実用日本語表現辞典. 2020-11-05 [202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日本語). 
  3. じん‐がい ‥グヮイ 【人外】. 〔精選版〕日本国語大辞典 2巻 「さ~の」. 小学館. 2006-01-21: 2160. ISBN 4-095-210-222 (日本語). 
  4. ロボット. ピクシブ百科事典. 2021-06-26 [2021-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5) (日本語).